曼联签下左后卫?阿莫林急了,双逆足战术风险高
由zhenhuan 审核发表于 2025-02-10 12:14:09 (193 人次阅读)

曼联虽然2-1赢了莱斯特城,这场比赛大家讨论得挺多,主要是因为曼联的左右两边配置有点特别。阿莫林的想法是:多尔古利用他的身体和速度在边路冲刺,中锋霍伊伦冲击第一线压缩防守,然后第二排的梅努和迪亚洛冲击第二线(两线之间的空档)。
曼联虽然2-1赢了莱斯特城,进了足总杯16强,但表现真的一般。主教练阿莫林说队员没活力,老队长对着镜头也发飙了:“不管你们是不是适应战术,踢得顺不顺,没活力就是不行。”
教练和那些前队员都觉得队员跑不动,没精神。球迷们则对多尔古首发这事很不满。他是冬窗引进的两个新援之一,这次首发是他加盟曼联后的第一场。花了3000万欧元,本来指望他能打主力,结果他这场踢的是右边锋,而不是大家以为的左边锋。现在曼联外租了马拉西亚,卢克·肖又受伤,左路已经缺了好几个赛季的正牌左后卫了,结果签来的左后卫却跑去踢右路了?
这场比赛大家讨论得挺多,主要是因为曼联的左右两边配置有点特别。左边的翼卫达洛特是右脚,左边前腰梅努也是右脚;右边的翼卫多尔古是左脚,右边前腰迪亚洛也是左脚。这就相当于两边都是用不常用的那只脚来踢球。这样的配置会带来什么问题呢?其实就是传球的时候会比较别扭。
简单来说,逆足球员更适合内切射门。曼联虽然开场时用了343阵型,但实际上更像是个不对称的433。三名中场——B费、乌加特和梅努——在纵向上的分布并不均匀。左边的达洛特和右边的迪亚洛更像是边锋,而不是传统中场。也就是说,迪亚洛身后有支援,而达洛特则相对孤立。
自从阿莫林当教练后,右边的阿玛德·迪亚洛参与了曼联近一半的进球。我不禁想,是不是所有曼联教练都喜欢强化表现好的球员?比如索尔斯克亚把拉什福德当C罗用,滕哈赫时期围绕拉什福德制定战术,现在轮到迪亚洛了?
那么,阿莫林打算如何使用多尔古来支持迪亚洛呢?答案其实很简单。由于达洛特主要担任边翼卫,他需要在纵向回撤更多,这样迪亚洛就有更多空间往内线移动。阿莫林的想法是:多尔古利用他的身体和速度在边路冲刺,中锋霍伊伦冲击第一线压缩防守,然后第二排的梅努和迪亚洛冲击第二线(两线之间的空档)。
你可以说:
你看,这场比赛让那些踢逆足边翼卫的球员去打边路,结果并不太好。比如阿莫林希望达洛特和多尔古能像边锋那样踢,梅努则要像前腰一样踢,迪亚洛和霍伊伦则要像前锋那样踢。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。
到了下半场,曼联做了调整。加纳乔和迪亚洛变成了真正的边锋,而达洛特更多往里切,变成一个中场球员。齐尔克泽顶到前面,和霍伊伦组成双前锋。
简单来说,达洛特踢了梅努的位置,齐尔克泽踢了迪亚洛的位置,迪亚洛踢了多尔古的位置,加纳乔踢了达洛特的位置。这样做的好处是,加纳乔在左边路的速度优势得到了发挥,因为他原本就是边锋出身。而达洛特本身不擅长拉边助攻,更适合当个内收的边后卫。这样,达洛特内收后,可以把空间留给速度更快的加纳乔,他的长传也更有威胁。
比如上面那张图,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达洛特内收到前腰位置,然后直塞空当,加纳乔反越位成功,获得了射门机会。本来阿莫林希望上半场迪亚洛能在前场肋部拿球,然后直塞给多尔古,由多尔古插上去射门。这就是逆足踢边翼卫的效果。
你看上图的站位,达洛特实际上是个前腰,他踢的就是迪亚洛或者梅努的位置。那么,下半场加纳乔和达洛特能激活攻势,为什么上半场阿玛德和多尔古却不行呢?这个问题挺复杂的,我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,但不只是迪亚洛和多尔古的问题,还有中场的配置问题。
我觉得阿莫林对中场的配置肯定不太满意,他现在还在调试战术和阵型。B费和乌加特应该会被固定在双后腰的位置,一个纯后腰,另一个则是6号位或8号位的摇摆人。这样一来,前腰位置的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,会直接影响到多尔古的位置。
多尔古的特点其实不太适合内收到肋部做球,更适合这个位置的是达洛特和马兹拉维。多尔古更擅长大范围的纵向冲刺和跑动。阿莫林要想发挥多尔古的特点,还得考虑和他搭档的边前腰是什么样的定位,同时还要看另一边能不能顶得住。
虽然阿莫林的战术名义上是三中卫,但看了这赛季这么多比赛,其实本质就是433的一个变种。两个边翼卫的配置中,一个是边锋,另一个是边后卫。从目前的效果来看,我估计阿莫林还是会安排多尔古打右路,因为中场的配置就是这样决定的。
这事儿让我感觉像是在做梦:本来队里就没有左边锋,好不容易签来一个,结果又把他安排到右边路了。我能理解阿莫林的意图,达洛特和马兹拉维都不是那种喜欢纵向冲刺的球员,而是更擅长传球的那种。
( 颜尔说三农)
注: sohu.com
看下一条新闻: 【译】TA:多尔古踢右翼卫,曼联虽赢球过关,阿莫林的试验又失败了?